汗琥曰:按此条论仲景无法治。吃逆、噫气者,即今之所谓嗳气也,因饱食太急,比时作嗳,而不食臭,故名曰吃逆也。
又治消渴,腹痛泄痢,肠风,血崩带下,月候不匀前后一切痛。上文利未止,岂有复下之理乎!细玩自知,是太阳病,谓头项强痛而恶寒也。
病人烦热,汗出则解,又如疟状,日晡所发热者,属阳明也。 若恶寒者,为表未尽也,表既未尽,则不可攻痞,当先解表,表解乃可攻痞。
方有执曰:利与上条同。中篇紧脉,亦当仿此。
膀胱者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二者虽皆为犯本之证,二方虽皆治犯本之药,而一从前利,一从后喻昌曰:桃核承气汤用桂枝解外,与大柴胡汤解外相似,益见太阳随经之热,非桂枝程知曰:太阳病不解,随经入府,故热结膀胱。
俱一本草语也,俱王公所集要也,时师既宗王公,乃不畏芎归之辛,而独畏参之甘,抑何僻也?是以病家亦相安于滋阴,虽死而无悔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