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病,过经十余日,反二、三下之,后四、五日,柴胡证仍在者,先与小柴胡汤。张兼善曰:十日不更衣,而不用攻伐何也?
彼以不差,则期过三日,可知病已入里,虽尚冒太阳头痛,直以少阴法律之。今因其几几然,故加葛根于桂枝汤中,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。
浮大弦皆见于关上,知三阳之热邪,皆聚于阳明也。故致焦骨喻昌曰:脉微而数,阴虚多热之征也,此而灸之,则虚者愈虚,热者愈热,不致伤残程应旄曰:若血少阴虚之人,脉见微数,尤不可灸,以血主濡之,主润筋骨也。
对证施治,斯为合法。或呕,或利,里已失和,虽啜粥而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,故不须啜粥也。
发汗不解,腹满痛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是则可知四逆运行阳气者也,附子温补阳气者也,白通宣通上下之阳者也,通脉通达内外之阳者也。
加桂以伐肾邪,加生姜以止呕也,加附子以消阴也。烧针令其汗,针处被寒,核起而赤者,必发奔豚,气从少腹上冲心者,先灸核上各一壮,与桂枝加桂汤,更加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