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病若发汗、若吐、若下、若亡血、若亡津液,阴阳自和者,必自愈。心、小肠∶味,咸补、甘泻。
主传送浊秽之气下行,而不使上干于心肺,所谓传泻行道之府也。然只宜桂枝解肌之法,不宜误行大汗之剂。
太阳病,发汗后,或大汗出,皆令人津液内竭,胃中干,烦躁不得眠,欲得饮水,当少少与之,以滋胃燥,令胃气和,则可愈也。方有执曰:此明结胸有阳明内实疑似之辨。
既不成实,则在经之邪本轻,可自愈也。故脉见微弱,即不可用大青龙汤,以少阴病脉必微细也。
人之禀赋,三天两地,一气流行而已。中州创建,荣卫自和,津液可生,汗出乃解,悸烦可除矣。
病府则膀胱之气化不行,三焦之水气失道,停上焦则或咳、或喘,或噎,停中焦则或渴、或干呕、或满,停下焦则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下利,凡水所行之处,皆得而病之也。恐惧者,神荡惮而不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