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阳为三阳之枢,展布阳气于中,太阳则卫固其气而约束于外,故曰“关枢”。 凡病若在表,而欲求之于外矣,然脉则沉迟不浮,是在内而非外,故知其心腹之有积也。
两军相对,气可夺于先声,一静自持,机待时而后动。自髀至,或为大,或为跛,或掉易无力,或偏枯不用,是皆肾经壅滞,不能营运所致。
拟以桑白皮、栝蒌皮、苡仁米等代之,亦未为不可。故天与地一岁一会,如玄枵加于子宫是也;天与日亦一岁一会,如冬至日躔星纪是也;日与月则一月朔之同宫是也。
此以缓、急、大、小、滑、涩而定病变,总诸脉之纲领也。又须分利,使浊阴从下而出,亦定法也。
部主,谓各部所主也,如肾主精,肺主气,脾主津液,肝主血,心主脉也。又以人迎在头,系阳明表脉,故人迎倍大者曰“格阳”;寸口在手,系太阴里脉,故寸口倍大者曰“关阴”;阴阳互极,抗拒不通,故名“关格”,不可易也。
肾藏精,精伤则无气,故少气不欲言,皆病之在外也。三阴亏损,死期不出六月。